跳到內容

跳到目錄

父母可以怎樣做

父母可以怎樣做

「教室裡的學生太多了,非常擁擠,連風扇都沒有,熱得簡直透不過氣來。」——路易斯,玻利維亞

「學校的老師不夠,學生得不到個別的關注。學校沒有地圖,沒有做實驗用的工具,也沒有圖書館。」——多克斯,緬甸

「大部分老師都沒辦法維持課堂秩序。有時候學生很不守規矩,要好好學習實在很不容易。」——尼娜,南非

正如以上各人所說,有些學校的學習環境很差。作為父母,你可以怎樣幫助孩子,使他們在逆境中也能好好學習呢?以下是一些提議。

採取主動

許多難題都不是你可以控制的。所以不要只把目光集中在難題上,而應該想想自己能 做些什麼。如果你的孩子學不好某一科,或者覺得作業太多,大家就可以一起想想,有什麼解決問題的好方法。比方說,你能在家裡為孩子營造一個舒適的學習環境嗎?為了讓孩子做好重要的事情,你需要教他定立學習時間表嗎?需不需要為孩子請個補習老師?你也可以問問孩子的老師或輔導員,聽聽他們的意見。要視老師為朋友而不是敵人。

幫助孩子把目光集中在教育的目標上

教育應該使孩子在德智體各方面都得到訓練,並成為有責任心的人。接受教育不應該 只為了將來能多賺些錢,但調查顯示,很多年輕人追求更多的教育,只是為了能發財致富。聖經勸告我們,對物質要有正確的看法。聖經說「金錢能保護人」,但同時也警告說,「一心要發財的人」絕不會得到真正的快樂。(傳道書7:12;提摩太前書6:9

幫助孩子學會應付逆境

很多老師都說,有些學生不好應付,但更難應付的是家長,因為當學生犯了錯或成績不好時,家長很快就來找學校的麻煩。《時代》週刊(英語)報導,有個大學教授指出:「在課堂上,有的學生拿到成績單一看到成績不好就投訴,馬上用手機打電話給父母,然後把手機遞給我,說家長想找我。有些家長說,花了那麼多錢送孩子到學校讀書,應該有好的回報,如果孩子的成績不是甲等,他們就不能接受。」

家長這樣做,對孩子一點好處也沒有。波莉·揚格-艾森德拉斯寫了一本書,叫《自尊心的陷阱》。她指出,這些父母不但不能「救」自己的孩子,還不給孩子機會「做決定、經歷失敗,以及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收爛攤子」。她還說:「如果父母動不動就幫孩子解決難題,孩子卻什麼都不做,那麼父母解決問題的能力就自然越來越強,孩子的能力反倒越來越差。孩子遇到困難時,就只會倚賴父母,沒辦法自己解決問題。」

要合理地想想孩子該接受多少教育

就像上文提到的,接受教育能裝備你的孩子成為有責任心的人。(創世記2:24)但要做到這點,孩子到底該接受多少教育呢?

不要認為孩子一定得上大學,才能找到待遇較好的工作。事實上,還有其他選擇不用花那麼多錢。有時候,那些有一技之長的人也能像大學畢業生一樣,找到很好的工作。

要記得:不要認為學校教育是萬能的。今天,孩子們面對的難題是以前沒聽過的,但是孩子有你的支持,就能夠 好好學習!何不全家人討論一下本刊3-7頁的建議呢?